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为中国高铁行业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如何保证未来“卓越轨道交通工匠”的质量,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不完整、评价指标定性多定量少等问题。成果团队自2011年通过实证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以内视质量为主,系统采用数学灰度理论,于2012年构建了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的“33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案,同年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全面实施。
经过6年实践,“33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在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专业设置与布局准确适配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学生就业竞争力强,2018年我校单独招生吸引郑州大学等院校6名全日制本科生报考轨道交通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麦可思报告显示高于国内同类示范高职院校1.5%。招生计划完成率连年达100%。据中智咨询调研中心“高职院校2017届毕业生月薪TOP100荣誉榜”显示,我校毕业生平均月薪4320元,排全国第27河南省第1。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大幅提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六联冠。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TOP100中我校排名第17本省第1。校内16项监控指标连年向好。
项目成员在“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宣传推广会”上经验交流,学校连续两年作为高职院校唯一代表在全省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学校先后与国内外50余所高校、教研机构交流,3所省外院校借鉴应用该成果效果显著。2015年,在全国铁路行指委企业满意度调查、铁道运输类专业职业教育教材评估中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