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要突出可行与实效
发布时间: 2015-07-10 浏览次数: 18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对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要求。同时,党性教育在干部培训工作中程度不同存在着的概念化、说教化倾向,也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深入分析影响党性教育可行性、实效性的原因,找准并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的着力点。
  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对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全面、辩证的分析,既要充分认识加强党性教育的必要性,又要理性分析党员干部出现的党性问题的正常性。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实践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是实践发展面对新情况、新变化的本能反映,问题的产生往往是问题解决的前导。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党员干部不可能生活于真空状态,他们的党性认识与党性锻炼也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与问题,出现某些认识上的困惑、判断上的犹疑甚至反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正是党性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变化,对党性教育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科学解析,化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就能帮助他们澄清思想困惑,走出认识迷雾,促进党性教育产生成效。而这样的过程,可能正是党员干部坚定党性意识的必经阶段。在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面前,看不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中出现理想信念问题的严重性,是危险的、也是有害的。只有科学对待,积极解决,才能把解决党员党性修养中存在问题的过程转变为强化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过程。
  在教育思路上,必须注重党员意识的培育,既要明确加强党性教育的现实紧迫性,又要教育党员干部强化基本的组织意识。明确而坚定的党员意识,是党员之为党员、干部之为干部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共产党政党意识在党员干部身上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加强党性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只要加入了党的组织,就有义务、有责任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这个道理,并不深奥。只是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们却有所忘却,也没有以这样的要求严格践行,致使一些人总处于“身在组织内,心在组织外”的游离状态,不讲纪律、不守规矩,也不虑及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职责与义务,这无疑是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党性观念、轻视党规党纪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党性教育,要按照中央关于讲规矩、守纪律的要求,从强化党员意识中最根本的意识入手,帮助党员干部树立起码的组织观念,强化基本的组织意识,明确一个“有组织”的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规范。
  在实践要求上,必须积极主动地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既要围绕党性修养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又要解答影响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党性教育不是虚幻的宗教说教,也不同于一般的社团契约,它建立在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之上,必须靠思想上的“搞清楚”,才能有行动上的自觉“不越轨”。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动摇,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轻视理论武装,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认知,滑移了必要的思维定力,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应当是对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工作的某种警示。同时,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解决“怎么加强”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关于党性教育、理想信念培育工作中的某种“被动、防御状态”,恐怕是我们应当承认的现实。改变这样的状态,要在更为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抓住党员干部关心、关注的深层次理论问题,通过有比较性、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特别是通过对不同政党领导社会发展造成不同发展后果,不同政党性质、制度的比较,以及正面警示放松党性教育会导致的严重后果等分析入手,在勇于和善于回答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思想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强势宣传和强势教育,摆脱党性教育的被动状态,由此激发党员干部培育党性意识、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在方式方法上,必须创新教育培训理念,既突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又强调教育方式的易受性。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要求党性教育在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充实于教育培训内容中去的基础上,必须适应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需求,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一方面,要突出科学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教育,使党员干部既能明确应有的行为操守,更应懂得党确定这些行为规范时所坚持、贯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破解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认识利器。这就是说,实际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稍遇诱惑干扰就忘却党性,一有风吹草动就动摇立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认识“诱惑干扰”的科学思想方法,党性教育为他们“补”这一课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要贴近社会实践,运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接地气、重实效的教育方式。实践表明,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无数共产党人自觉地置身于党性锻炼的熔炉中,靠严格的党内生活提升自我,党性教育中运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育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通过先进典型、反面事例、现身说法、比较分析等案例进行的激励式、警示性和启发型教育,其中并没有太多的结论性话语,也很少说教的成分,但这种正面和负面“看不见的手”的强烈影响,却形成了具有很强约束力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导向。这样的事实,启示我们必须结合党性教育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创新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方式方法,并借助现代教育培训载体与手段,推动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够不断适应党性教育内容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