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心理防护】面对未知的情况,人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心理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心理知识 心理知识

【疫情心理防护】面对未知的情况,人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信息来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日期: 2020-02-01浏览次数: 362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确诊人数不断增加,防控不断升级,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慌,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反应。面对疫情,固然要保持高度警惕、高度重视,但更要学会调节情绪,缓解焦虑。

通常,人们面对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心身整体性调适反应,称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也具有双重性,适度的警觉能够提高警惕,更加专注、高效、有目的地执行任务,处理险情。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增加不必要的心理症状,乃至影响生理状况,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一方面,当一个人长时间处在焦虑的情绪里,会导致失眠、身体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对病毒的自我抵抗。另一方面,常有人因为太过紧张、内心焦躁、长期失眠而诱发了肌肉酸痛、咽喉疼痛、头痛、咳嗽,甚至会有“感冒”发烧的症状,而焦虑的情绪往往也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状况的出现。

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更会无端消耗本已紧张的医疗资源,甚至导致新一轮的恐慌。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因为恐慌而“病”了? 来看看心理专家们怎么说……

              面对未知的情况,人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一、焦虑、恐惧、紧张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恐惧,非常害怕自己被传染,甚至因为不安而失眠。轻度的紧张和焦虑可使人能够迅速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理性的应对。然而,过度的紧张往往会造成高度恐慌,一般会伴有判断偏差,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已经到了恐慌的地步,严重地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与抵抗力,甚至对周围其他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二、心理暗示性普遍升高

有的人看到新闻说什么症状,自己就“感觉”自己有什么症状。到处主动打听消息,过度刷屏,容易受传闻影响,丧失批判能力。这样的大众情绪正是滋生谣言的温床,比如疯狂抢购、囤积、滥用“预防性药物”,以致产生副作用,这都是面对疫情所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些异常的行为往往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恐慌情绪。

三、疑病症状

疑病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关心身体,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但是如果开始怀疑甚至坚信自己被传染上“肺炎”,到医院反复就诊,即使做了检查,排除了病情,也不敢相信,仍然坚信自己有病,不断要求复诊。这样的患者不仅导致了紧缺的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更是由于不停穿梭在各大医院,增加了自己交叉感染的可能。

四、强迫症状

除了日常的讲卫生以外,有的人会突然开始回避一切近距离接触,反复思考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否消毒,是否有患者同车,反复担心手被污染,反复洗手,过度洗手,觉得所有事物都不干净,反复清洁家中物品。甚至洗手洗到脱皮,影响日常生活。

五、愤怒、烦躁、冲动的行为

由于长时间居家,不能外出,恐惧、焦虑、无助等积累的情绪很多很复杂,有些人出现了烦躁、愤怒的情绪。有些人会将矛头指向于事件可能的责任者,在网络上抱怨指责有关部门不作为,严重者甚至迁怒于未进行隔离的疑似病人,迁怒于正在一线救援的医生等,导致舆情问题或人际冲突,严重者可能触犯法律。

六、创伤后应激障碍

亲身经历整个疫情过程或者家里有亲友患病甚至去世,在疫情过去后,也可能会仍然有过度警觉,无法集中注意力,一想起肺炎事件就惊慌,头脑中不断闪现一些和疫情有关的场景。回避与该疾病有关的事情、场景,对自己、他人、世界都有持续放大的负性信念。这点也较常见于受到心理冲击较大的一线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