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中秋 好书相伴
发布时间:2024-09-14 文章作者:褚嘉欣 审核:张红云 编发:孟新超 浏览次数:103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每逢中秋节,即便是远距万里,相隔海峡,人们都会望着一轮明月,泽惠世人,想着亲人们会同时瞩目,思乡之情得以少解,无不感慨良多,也激发了才思敏捷的文人墨客,竞相吟诗赋词,不少名句得以千古流传。比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无一不是诉说思乡思亲之情,字字珠玑,朴素凝练,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秋节之隆重。

中秋节也是祈盼丰收、幸福的节日,成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推荐几种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图书,内容丰富多彩,让它们陪伴你度过温暖团圆的秋天。

《岁时广记》 作者:(宋)陈元靓,索书号:K892.18/7:1,馆藏位置:新区书库2。 《岁时广记》 总计四十二卷,是一部以节令时俗为主的类书,涉及农事生产、日常生活、祭祀祈祷、服饰饮馔、游乐诗赋、养生诊疗,甚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希冀集天上人间之大成。

遍览全书,我们会发现古代人们的生活是与岁时紧密相联的,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活动,孟春应有杏花雨饮桃花水,仲夏应有黄雀风置清凉珠,中秋应有鳜鱼肥喝菊花酒,季冬应有暖玉鞍扣冰鱼。读来风韵、朴实、有趣,画面感油然而生,字里行间俨然是一幅幅古代生活的画卷。

搜节物之异闻,考风俗之悠尚,手编心辑,博而不繁。”正是本书最好的概括,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资料最丰富的民俗资料图书,堪称民间百科全书。且因成书在宋朝,保存了许多现今已经散佚的图书内容,如《岁时杂记》《四时宝境》《辇下岁时记》《缙绅脞说》等,可谓弥足珍贵。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作者:陈树千,索书号:I222.72/22,馆藏位置:新区书库1。本书就是一本有关古代节日古诗词的汇编,全书按元日(除夜)、人日、元宵节、三月三(上巳节)、寒食、清明、端午、中元日(七月十五、鬼节)、中秋、重阳、腊八等11个传统节日的排列顺序,精选约三百首古人自《诗经》时代至清朝灭亡两千多年间创作的诗词歌赋汇编而写。每一节日之下的诗词歌赋,又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词、曲顺序编排。每一篇诗、词,在内容上又分为点评(或题解),注释等。力图为读者提供一种古典诗词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经典读本。

《岁时书》 作者:王臣,索书号:I207.22/445,馆藏位置:新区书库1。王臣,作家、编剧、摄影师。行文优美诚挚,被誉为“极具汉语文字美感”作家。先后被《亚洲周刊》《城市画报》等报道。多部作品登上畅销书榜。本书以中国十四个传统节日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元日、人日、元宵、花朝、社日、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日、除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近七十首以节日入题的诗词来写。写的既是节日,也是诗词。写的既是知悟,也是人生。

《中秋节》作者:高天星,索书号:K892.1/59,馆藏位置:新区书库2。中秋节是中国团圆、祥和、吉祥的佳节。本书厘清了中秋节的民俗史话,梳理了中秋节丰富多彩的风俗,阐释了中秋节文化风尚的演变。

《节日之书》作者:余世存,索书号:K892.1/51,馆藏位置:新区书库2。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本书注重故事性和知识性,贴近广大读者,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多方面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有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知识读本,对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