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丝路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欧亚交通学院 官网!今天是

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

发布时间:2012-04-28文章作者:审核:丝路书院浏览次数:71

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

审核:孙国罡

    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

    2011年11月,教育部向社会发布信息,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在高职学校办学竞争激烈的今天,专业如何与产业对接?专业如何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短命低效?专业如何具备行业气质?这些都值得办学者深思。

学校学术地位不是靠乞讨得来要靠专业赢得学校地位

    毋庸置疑,专业是高职学校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一所学校只要能建出一两个特别不同凡响的专业,就能在未来有立足之地。

    其实,对于一所高职学校来说,社会可能记不住学校的名字,但是如果有一两个专业成为拳头专业,那么学生和家长一定会记住,政府会记住,产业界也会记住。正像如果问到矿泉水、空调、冰箱等平时身边最常见的东西,一般人脱口而出的品牌理论上不会超过5个,而一个好专业产生的效应也会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地位决定了一所高职学校的专业在高等教育学术界的地位。换句话说,如果一位专业带头人能够在行业顶层进出自由,能够跟行业顶级人物称兄道弟,甚至能够左右行业的方向、决策,如果他领导的专业能够得到全球最好企业的认可,这种认可不是靠个人关系、不是靠饭局,靠的是真正解决问题、助推企业发展的实力,那他及其领导的专业一定能够在本专业高等教育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当然,专业建设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行动,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落地的载体。无论何时何地,高职学校学术地位都不是靠乞讨得来的,要靠与行业之间的依存关系相互支撑,而这种跟行业“称兄道弟”的能力肯定会为学校赢得学术地位。一所好的高职学校,要靠这样的专业赢得学校的地位;一个好的高职学校的校长,也要靠这样的专业赢得校长的地位。

不要有意无意把专业变死专业是活的,是有历史的

实际上,这些年来,高等职业学校一直在谈论、研究、探寻专业的设置,并强调专业要定位准确、目标清晰,但似乎这些看似简单、明了,其最根本的问题总弄不太明白、说不太清楚。学校设置一个专业,首先应该明确开设的理由(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办学定位)、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培养能力)以及专业发展未来的愿景(规划目标)。如果开设这个专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教师的“饭碗”,那么这个专业从一上马的时候就错了。

每一个专业从其开设之日起,都应该有成长历程,专业是活的,不要有意无意地把专业变成死的。有些学校,初建时把专业设计好了,培养方案、教学内容10年都不动;又比如“十二五”末跟“十一五”比较,专业情况没什么变化,那么基本可以认定这个专业是死的。这足以值得我们忧虑,为什么?因为高职专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必须要跟随、服务,甚至个别专业要引领其所对接产业的发展,产业在变化、在提升,高职专业有什么理由不变呢?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产业重组调整变化很大。而一些高职学校的专业却一成不变,令人费解。产业都一个劲的变,学校的专业怎么能岿然不动呢?专业名称可以不变,但里面的内容、架构应该要变。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校在介绍自己某个专业的时候不讲演变历史,但其实专业在做自我介绍时,如果能自然关注到其发展历程,本身就体现了该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的思维。专业是活的,也像孩子一样会成长、成熟,需要记录成长轨迹。当然,这并不是说专业一定要大起大落,发展也应有章法、有逻辑,循序渐进,随着产业发展而变化,并呈现出内在的规律。

专业延长学制要回答四个问题需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准备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高职学校申请举办本科专业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成为很多学校当前的主要追求。高等职业学校希望延长专业学制并给毕业生颁发学士学位的心情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我认为,每所学校在提出诉求之前需要论证清楚一些前提。

    首先是回答有没有需要。抛开世界范围或者全中国来考量,具体到学校所在的城市有没有需要,这是地域产业的需求问题。如果学校所在的城市,其产业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目前专业的办学水平、教学年限、教育层次能够满足岗位需要,就不要盲目搞,避免过度教育。

    第二还要回答应不应该。有产业需要的城市一般会是产业聚集、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这种城市除了有高职学校外,一般还会有本科学校落户。如果现有本科能够满足,或者短期内能够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重组办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等方式,满足岗位用人需要,作为高职学校就失去了诉求的必要性。

    第三是回答有没有能力。地域产业发展急需,短期内本地本科学校无法满足,外地人力资源难以顺畅流入补充时,学校还需论证专业的软硬件办学条件是否具备举办能力和在本地域内是否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最后还要做好学生家长不认可的准备。前三个回答只是解决了专业可以延长学制的问题,但我们必须面对的中国特色的现实是,决定是否选择就读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人,常常不是学生本人,而是他们的父母甚至班主任;而作出最后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往往既不是就业前景,也不是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潜质。因此,学校还需要动脑筋如何说服家长同意孩子就读高职学校的长学制专业。

    所以,高职学校延长专业的学制要非常慎重,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准备。需不需要办?由谁来办?配套政策和条件?每个问题都不可忽视。

专业带头人应该具有行业气质课程是专业的细胞

    如果问高职学校,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学生。而我的观点是: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生应该是学校的用户。产品,是你要塑造他,你要通过他实现为用户提供服务,你主动,他被动,而且往往被工具化和标准化;用户,是你的服务对象,是“上帝”,是需求提出方,他主动,你被动,而且往往成为一个实体机构兴衰的重要甚至主要助推力量。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人在谈以学生为本,而实际往往差距很大。

    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体系决定了专业的基本架构。课程可以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应能够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模块之间、模块中的课程及教学环节之间要有必要的内在逻辑。

    在专业建设时,课程作为细胞,要从体系架构上来考虑左邻右舍,要讲究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各个环节之间要讲究逻辑联系,要讲究整体设计的大局观,如同要能串珍珠为项链。只有如此,课程才是活的,才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往年在评选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最大的问题是申报课程不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及这门课程在整个体系中的角色,只是一味关注把单门课程做得很漂亮、很全面。但往往最后会发现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课程不完善甚至可能被淘汰,因为从体系的角度考虑它已经陈旧了,只剩下教学技巧还有些许价值。

    观察一所高职学校的一个专业,当你能够真正感受到其有很深的行业企业融入度时,往往会发现其专业带头人身上散发着典型的行业气质,举手投足间充溢着对行业的责任和热忱。学生进入这样的专业,一年级时挖掘出职业乐趣,期待成为毕业生;二年级时建立职业认同感,渴望成为从业者;三年级时形成职业归属感,立志成为行业企业接班人。比如2011年新生入学时,将迎新会改为欢迎2013届校友会。对于已招生5年、每年招200人的高职3年制专业,专业带头人介绍说,他们的“同道”是1000人,有400人已经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600人正在一起相互切磋,专业、学校会是他们一生的平台。

(作者系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