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我国多元民俗文化,感受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深厚底蕴,2025年7月至8月,陇海书院“共绘团结景,同筑复兴梦”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启了一场跨越多省市的文化探索之旅。团队先后走进河南洛阳、辽宁沈阳、吉林、延吉、图们等地,探访博物馆、深入社区,在实地观察与互动交流中,收获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实践课”。
博物馆里赏文物,触摸历史温度
实践之旅首站聚焦河南洛阳,团队先访洛阳民俗博物馆,透过传统农具、婚嫁器具等文物及讲解员介绍,深入了解当地民俗传统与历史演变;随后前往洛阳龙门石窟,在震撼于卢舍那大佛等造像技艺的同时,读懂古都历史厚重与佛文化和中原民俗的交融印记。离开洛阳赴辽宁后,团队相继走进辽宁省博物馆、中国锡伯族博物馆与伪满皇宫博物院,在辽宁省博物馆民俗展区,成员们感受到辽河流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厚重感;在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成员们沉浸式了解锡伯族文化,馆内收藏的西迁文物,生动彰显出锡伯族坚韧的民族精神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伪满皇宫博物院,成员们通过回望近代屈辱历史,进一步深化了铭记历史、守护家国的责任认知;抵达吉林后,团队去到延边博物馆切身感受延边灿烂的民俗文化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收获颇丰,增强了团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感;团队接着在图们市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等了解当地历史与边境发展,在朝鲜族民俗园,通过精致的民居模型、绚丽多彩的传统服饰等丰富展品,沉浸式体验朝鲜族的生活智慧与艺术审美,直观感受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
社区访谈听故事,感受民族温情
除了参观博物馆,深入社区与少数民族老人交流也是此次实践的重要环节。在辽宁沈阳福陵社区,在辽宁沈阳福陵社区,实践团成员带着预设问题,与满族、朝鲜族老年居民展开亲切交谈。从老人们分享的生活经历、民族习俗传承历程,到邻里日常相处的点滴故事中,成员们不仅获取了书本之外的民俗细节知识,更真切感受到社区内各民族居民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深刻体会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街头观察见交融,见证文化活力
在延边街头,实践团成员观察到,众多公共标识与商铺招牌均采用汉、朝双语呈现——从公交站牌、街头指示牌,到商场、餐馆的招牌,双语字幕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这一现象不仅为各民族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更直观展现出当地民族文化交融共存的生动局面。这些贴近生活的街头细节,让成员们对民族文化交融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活动的收获。
实践总结悟收获,传承文化担使命
随着各项实践环节陆续收尾,此次暑期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回顾整个实践历程,成员们普遍表示收获颇丰:通过参观博物馆、接触历史文物,摸清了我国多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通过与社区老人交流,倾听过往故事,感受到了各民族相处的温暖情谊;通过行走延边街头,观察现实场景,见证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真实面貌。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成员们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的种子,为未来传承文化、推动民族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