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高校与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院的科研服务能力和师资水平,4月23日,铁道工程学院院长王亦军、副院长陈彦恒率骨干教师赴郑州桥工段探伤车间开展调研交流,受到车间主任王晨的热情接待。

全国铁路技能大师徐鹏带领调研组首先参观了“徐鹏钢轨探伤创新工作室”。详细介绍了工作室在探伤技术研发、工艺革新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展示了工作室相关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场地。随后,王晨介绍了探伤车间的管辖范围和发展情况。他表示“钢轨全寿命管理平台”的数字化监控功能,可实时追踪钢轨服役状态,精准预测伤损风险;双轨探伤仪等新型设备的投入使用,则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与精度。王晨强调,随着设备迭代加速,车间对既懂理论又精操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迫切。
王亦军在座谈中系统介绍了学院在铁道工程领域的科研优势与教学特色。他指出,学院现有博士团队已与郑州局集团开展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在无损检测技术、智能监测检测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应用型成果,针对合作路径,王院长提出三项具体举措:一是科研协同,依托河南省铁路智慧工务校企研发中心,徐鹏钢轨探伤创新工作室,围绕车间生产问题和技术难题,双方联合申报科研课题,成果共享;二是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车间高技能人才,提升学院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并与学院师资开发模块化实训资源,打造“沉浸式”实训基地;三是人才共育,改革钢轨探伤实践教学体系,缩短学生培养周期。王晨对此高度认同,并现场提出职工理论培训需求,希望与学校加强职工培训方面的合作。
最后,王亦军以“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喻指校企合作愿景。他表示未来将通过定期互访,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为铁路事业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次调研标志着铁道工程学院与郑州桥工段探伤车间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