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后勤集团 贾海宁 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必然受到影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怎样更好地做好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呢?高校后勤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在众多的管理制度中又以目标考核制度为重点。本文结合四川大学后勤集团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的制定、实施及取得的成效,对高校后勤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目标考核工作,以此推进后勤改革发展事业进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高校后勤目标考核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目标考核:即按一定的指标或评价标准来衡量员工和部门完成既定目标和执行工作标准的情况,根据衡量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它是在整个组织实行“目标管理”的制度下,对部门和员工进行的考核方法。开展目标责任考核,有利于促进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正确引导和建设一支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后勤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二)分类 考核分为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两类。 1、个人考核:个人考核主要是针对员工个体,通过对员工本人履行本职工作的态度、能力和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目的,并为其工资、奖励、升降、调动、聘用与教育培训提供人力资源信息与依据,同时通过考核,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引导、激励和管理员工。 2、部门考核:部门考核主要是对部门在班子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及硬性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考核。通过细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以达到以考促进,以考促建,以考促发展的目的。 鉴于高校后勤既要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参与市场竞争,又要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微利保本”的原则,既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证服务质量,营造育人环境的特性,因此,高校后勤下属单位考核又分为工作目标考核和经济目标考核两大类。 工作目标考核侧重于后勤工作中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管理服务型和服务经营型行业。如学生公寓、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学生食堂、水电气管理、通讯及职能部门。经济目标考核重点是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逐步按企业化运作并将融入社会的第三产业,如宾馆、汽修、建筑安装、印刷厂等。 二、我校后勤工作目标考核制定的发展进程 我校后勤集团于2001年5月30日成立,集团成立后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员工观念明显转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校园环境和后勤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和师生满意率逐年攀升,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管理推进学校后勤服务工作。集团模拟企业运作,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和目标量化考核。每年由后勤集团与下属各中心签订目标管理协议,明确各中心的责、权、利,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项后勤服务工作均实行契约管理。 (一)考核组织的建立 四川大学后勤集团党政班子始终坚持走改革之路,始终坚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同时深刻认识到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息息相关。2002年初,集团就成立了以集团总经理为组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集团副总经理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负责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权重系数、考核时间,考核办法及考核等级的制定;负责对照考核细则进行量化评分、意见反馈和确定年度最终考核等级。集团下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员工的日常考核。 (二) 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的制定 四川大学后勤集团于2002年最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及考核内容,考虑了当时三校合并后勤集团的建制,人员素质以及对考核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度,因此在考核细则的制定上只对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优质服务、规范管理、顾全大局、开拓创新、职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安全工作、关心员工生活、思想建设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要求,目的是通过这种在合并前从未使用过的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中层管理者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也通过这种分级考核制,以提高基层下属管理员和一般员工的合作能力、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2004年为规范管理,改善经营,促进创新,确保安全稳定,强化优质服务意识,落实各项服务承诺,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我们对原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的内容和分值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如增加了年度本单位员工对领导班子工作效果的测评:“班子工作测评结果在90分(含)以上,得2分;90分以下,80分以上(含),得1分;80分以下,60分(含)以上,得0.5分; 60分以下,不得分”;增加了服务对象对集团部门工作满意度测评:“服务满意率为90%(含)以上,得2.5分;在80%(含)至90%间,得1.5分;在60%(含)至80%间,得1分;服务满意率为60%以下,不得分。”(再核实是不是04年增加的) 2006年5月,为进一步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考核工作适应集团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考核促进集团各单位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集团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充分听取各单位对2005年考核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集团的实际,经过上下反复讨论研究,又对2004年《四川大学后勤集团下属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中的《目标责任考核评分细则》进行了修改。虽然从版块上还是十个方面,但从考核内容上强化了职工培训,从考核分值上加大了关心员工,以人为本的力度。并在考核结果中新增了:“发生消防、治安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大事件的,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的决定。 (再核实是不是06年增加的) 。 2007年集团考核小组通过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对工作目标考核及经济目标考核在不同类型单位的目标考核中所占比例进行了修订。见下表: 年度 管理服务型及 代管型单位 经营服务型单位 经营型单位 2002年 和2003年 工作目标考核与经济目标考核分别计算。 2004年至 2006年 工作目标考核100% 工作目标考核40% 经济目标考核60% 2007年 工作目标考核50% 经济目标考核50% 工作目标考核20% 经济目标考核80% 2008年
同时还做了以下几个调整:①取消“分管领导考评”,新增“难度系数调整”项目。②加强了日常考核的权重。③将原10个项目合并为5个项目,并另设“奖励加分”项目,避免了考核内容的重复,突出了考核的向导作用。
2008年随着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转变,对考核工作的充分理解和认识的不断提高,也随着基层单位对考核工作越来越重视,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和调研会,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在考核结构、考核权重和考核方式及考核项目上又做了以下调整:①新增“年度专项考核”项目,将2007年考核中的“员工考核”及“日常考核”中平常不易考核的条款和“奖励加分”项目纳入年度专项考核中。②取消难度系数调整。将“难度系数调整分值”合并入专项考核中。③在半年一次的现场考核表中,增加一项“其他项”,使“评分细则”中未列入考评项目的未尽事宜,供领导综合考评时参考。④安全生产分值由原来的25分调整到30分,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
(三)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制定的发展过程
多年来,四川大学后勤集团在制订考核制度时考虑到了后勤行业多的特点,主要采取不管是从管理的角度,还是经营的角度,每个单位都必须遵守和规范的共性的要求而加以制定。对行业不同的个性则采取以行业条款进行双重考核的方式。即,既要遵守集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又要遵守行业服务规范要求。
同时,在制订考核制度时集团也考虑到了既要考虑其适度,又要考虑其适情;既不能定得过宽,又不能定得过严。而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更充分考虑各单位的工作难度系数、工作职责范围以及与师生员工密切相关的程度等因素,既要从“适度”出发,一视同仁,严格执行,又要从“适情”出发,个别问题个别对待,灵活变通。
四川大学后勤集团目标考核制度制定发展进程一览表
| 02年 | 03年 | 04年 | 05年 | 06年 | 07年 | 08年 | ||
考核结构 | 单位自评+职能部门考评+分管领导考评+领导小组综合考评 | 日常 +员工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考评 | 日常+分管领导考评+员工考核+领导小组考评 | 日常+员工考核+难度系数+领导综合 | 日常+年度专项+领导考核 | ||||
考核权重 | 单 位 自 评(10%) 职能部门考评(30%) 分管领导考评(20%) 领导小组考评(40%) | 日常考核(70%) 员工考核(10%) 领导综合(20%) | 日常考核(70%) 员工考核(10%) 分管领导(10%) 小组综合(10%) | 日常考核(80%) 员工考核(10%) 难度系数(2%) 领导综合(8%) | 日常考核(80%) 专项考核(12%) 领导综合(8%) | ||||
考核内容 | “领导班子”、“制度建设”、“优质服务”、“财经纪律、“全局观念”、“开拓创新”、“安全生产”、“关心群众”、“管理工作”等9项 | “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优质服务”、“规范管理”、“顾全大局”、“开拓创新”、“职工培训”、“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等10项 | “班子建设与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安全稳定“、”优质服务“及“奖励加分”等5项 | “班子建设与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安全稳定“、”优质服务“及“年度专项考核”等5项 | |||||
考核方式 及 考核时间 | 加减分值法,先确定起平分,再根据职能部门收集的各单位考核信息进行逐项加分或扣分。 每年考核一次。 | 每年6月及12月组织一次问卷调查,年度末将收集汇总的信息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每季度考核一次,半年汇总一次。 | 每半年考核一次,对照“考核细则”集体讨论,确定各单位日常考核得分,并将结果反馈给各单位。 各单位签字确认后,将上下半年考核结果汇总得出年度考核结果。
| 半年考核一次,对照“考核细则”现场对日常考核进行评分,各单位自述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并提供考核资料。 现场签字确认考核结果。 | |||||
考核等级 |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 2004年和2005年年终考核分一至四个等级;2006年年终考核分一至三个等级。 | 年终考核分特等和一、二、三等,共四个档次。 |
年终考核分特等和一、二、三等,共四个档次。
| |||||
|
|
|
|
|
|
|
|
|
|
八年来,集团在制定目标考核制度的具体条款时,都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未来”、“以改革、管理求效益,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后勤集团工作目标责任书》、《后勤集团目标考核办法及细则(修订)》等规章制度。
三、目标考核结果的应用和成效
目标考核结果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一个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企业针对员工或部门采取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或部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着力推进民主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后勤集团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当中。几年来集团的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数易其稿,每次修订都几上几下,召开各类人员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确保了目标考核细则的科学易行,兼顾全面。同时,集团目标考核注重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单位干部、员工业绩考核制度相结合,主要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方法同时并进的方式,根据集团财力做出不同等次的奖金预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双十佳”员工,大张旗鼓表彰先进,鼓舞集团员工士气,激发工作热情。
(二)规范后勤管理,加强了两个队伍建设
后勤集团通过目标考核工作几年来的持续推进,使集团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做到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为不断提升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后勤干部职工对目标考核工作,走过了从当初的不理解,质疑到逐步理解,到主动配合,最后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历程。通过目标考核,一使后勤员工从思想认识、精神面貌、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二使后勤管理干部更加懂得讲政治,善思考,求高效,顾大局,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也锻炼和打造了一支了肯吃苦,讲纪律,讲奉献,勇于进取、积极探索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团队。
(三)以改革为契机,全面促进后勤改革发展
后勤集团成立八年来,在后勤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实施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不断地完善推进目标管理考核,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服务对象调查满意率也达到81%,呈逐年上升趋势;八年来集团克服种种困难,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员工经济收入也在逐步提高;八年来集团除了做好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服务工作外,确保了学校政治稳定、安全稳定和重大事项任务的完成,上交学校的经济目标也在逐年递增。
实施工作目标考核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校后勤事业作为最高目标。当前,在现有的考核机制下进行不断的修订、补充和完善是我们的首要工作,我们将立足于创建新型高校后勤体系的发展大局,立足于后勤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后勤目标考核制度,为推进后勤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