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研讨
当前位置:首页  改革研讨

坚持公益性原则 全面做好学生伙食工作

发布时间: 2015-05-14 文章作者: 审核: 编发: 浏览次数: 84

一、生活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山东交通学院生活服务中心现有职工330人,承担着15000余名师生的餐饮保障工作。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后勤改革为契机,以服务师生为己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高校食堂的优惠政策,把国家政策优惠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服务价格优惠,充分体现高校食堂的公益性。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真抓实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始终保持了食堂的安全稳定,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好评。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宗旨,稳定饭菜质量价格,充分体现高校食堂的公益性
学校食堂,面临着变化多端的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物价因素和劳动力成本因素对食堂运行影响很大。作为高校后勤的经营实体单位,食堂既要适应市场,又要体现食堂公益性的饭菜价格,经营管理困难较多。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宗旨,积极应对物价上涨给食堂经营带来的困难,虽然物价上涨,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及学校的稳定,食堂自身克服困难,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了饭菜质量和饭菜价格的稳定。一是进一步端正经营思想,做好内部调控,充分发挥自身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调节功能,以丰补欠,消化部分涨价因素。二是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前提下,适时合理地调整菜品结构,保证一定数量的低价菜和免费汤供应。三是进一步加强伙食物资的采购管理,充分发挥食堂规模采购的优势,实行直接采购、集中采购、定点采购,按需采购,减少库存,加快流通,减少中间环节和库存环节的浪费,降低采购价格和成本。四是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节约水、电、气,杜绝加工中的随意性。五是通过在每个餐厅设立意见箱,召开学生座谈会,与学生会共同开展优秀窗口评比活动,在每个餐厅公布负责人电话号码等形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食堂设置80个勤工助学岗位,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就餐。在农副产品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和用工成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始终保持了合理的饭菜价格和稳定的饭菜质量,与兄弟院校相比,我校食堂的饭菜价格居于中低水平。
 
.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会积极参与伙食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了食堂的和谐发展
食堂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介绍食堂的工作情况,组织学生查看食堂的工作流程、采购原料、台帐、索证情况,征求学生对食堂工作的意见,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需求信息,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开原料采购价格,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设立意见箱、开通多部监督电话、建立网上学生意见反馈系统;就餐时间安排值班经理坐班,及时答复学生咨询的问题,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食堂的工作。
学生会生活部作为学生与食堂沟通的部门,积极参与食堂管理,在食堂设立文明监督岗,负责监督食堂职工和就餐学生的行为,受理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食堂办公室,对增进食堂与学生的相互了解、稳定食堂的就餐秩序、创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食堂和学生会每年四月举办优秀窗口评选活动,各班组争当先进,学生积极参与评比,促进了食堂职工服务态度和饭菜质量的提高,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年。
 
.按照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食堂管理模式
围绕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生活服务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不片面强调“公益性”,否定市场规律的效率和作用;也不过分强调“社会化”,否定高校食堂的公益属性。目前我们在管理上实现了规章制度、人员培训、财务、资产、采购、卫生、维修、安全“八统一”,经营上实行集体经营与引进经营相结合的模式。
集体经营的基本大伙包括面食和大锅菜,毛利率在22%以下,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引进特色小吃作为补充,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毛利控制在27%以内。引进经营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把关严格,引进班组的信誉度高,多年来服从管理,对学生热情服务,诚信经营,没有一个班组因违规退出经营的。这种经营模式,稳定了饭菜价格,丰富了花样品种,延长了供餐时间(早6:30——晚9:30特色小吃不停业),方便了学生生活,提高了服务水平,深受学生欢迎。
我校食堂的这种管理模式,既管理规范严格,又提倡适度有序竞争;既稳定了饭菜质量价格,又丰富了花样品种;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又提高了服务水平;统一采购既降低了原料成本,又保证了原料的质量。为了避免恶性竞争,规定特色小吃每一楼层不重样。在应对物价上涨,保证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好地保障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就餐人员的多样性需求,保持了食品卫生和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学校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11月1日下午,省人大副主任时立军及省人大城建环资委、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质检局的领导同志莅临我校食堂检查指导工作,检查组对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食堂的建设与管理,稳定饭菜质量价格,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狠抓各项制度落实,始终保持师生就餐安全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据悉,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这次在济南市实地查看七个单位,我校食堂是全市唯一接受检查的学生用餐单位。
 
.狠抓员工队伍建设,注重员工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我们对新员工实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审查,每学期举办一期新员工培训班,同时查验身份证、协助办理暂住证、集体组织到卫生防疫部门查体,办理健康证,发现不适合食堂工作的坚决辞退,全员培训率达到100%。每年四月对职工进行食品卫生、业务规范、职业道德、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每年六月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月活动”,用典型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员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食品卫生安全,是高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对员工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了抓好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我们从日常管理入手,从细节抓起,不断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要求物品必须离地放置,生熟、鱼肉分开存放,上下班及外出及时更换工作服,杜绝一切不卫生、不规范的习惯。今年结合《食品安全法》颁布一周年,在两个校区组织了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操作人员的规范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每年的培训工作,都把安全知识作为重点,并且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用电、用气及消防器材的实际操作练习,做到人人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安全常识;每年11月9日作为消防安全日,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组织疏散演练和消防演习,使每一名员工熟练掌握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几年来,食堂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事故苗头。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我校生活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不断完善各种安全措施,编印了《餐饮从业人员培训教材》、《生活服务中心制度汇编》,修订、完善了《生活服务中心奖励办法》、《食堂卫生监督检查办法》、《食堂原料集体采购管理规定》、《食堂引进经营准入制度》等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考核办法,细化岗位操作规范,建立了管理、监督、检查、奖惩的长效机制,做到了所有部门有制度、所有工序有规范、所有岗位有规定,分工明确,管理严格,监督到位、检查及时、奖惩分明。为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每餐一检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讲评,及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出售、消毒等环节的监督,及时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为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安全,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出售、消毒等环节的卫生监督检查,大宗物资采购,由学校统一招标,直接从厂家进货;杂粮、蔬菜等由经验丰富的专职采购人员负责;定型包装食品采购必须有QS标识,坚持台帐、索证制度(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检疫证等),确保每个批次的原料,质量合格,证件齐全。
为每个楼层配备了消毒机,所有餐具均按规定进行消毒并作好详细记录。每个班组配有餐具保洁橱柜和冰箱等设备,冰箱内食品原料严格按生、熟、半成品以及鱼、肉区分存放,鱼肉及各种蔬菜的粗加工都在专设的粗加工间进行,避免交叉污染,配备3名质检人员每餐检查、留样,消除事故隐患。与各班组负责人签订《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24小时双人双岗轮流值班,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食堂卫生和安全。
 
.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稳定员工队伍
为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制订了《生活服务中心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每年拿出50000元作为考核奖励。每年按照20%的比例评选先进个人,并发放200元的奖金;每学期每个食堂评选6个先进班组,先进班组的每个员工发放100—200元的奖金, 给35%的员工买了保险。利用节假日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虽然食堂工作比较辛苦劳累,但职工普遍感到苦中有乐,相互之间团结、和睦、和谐,从而稳定了工作队伍。
 
九、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在抓食堂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我校生活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经济实力不强,自身应对物价上涨、抵抗风险的能力有待加强;二是个别外聘员工不够稳定,员工流动性较大,特别是技术工短缺,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稳定饭菜质量价格,充分体现高校食堂的公益性;始终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食堂和谐安全稳定;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各种措施,大力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把山东交通学院食堂办成领导满意、学生满意、职工满意的“三满意”食堂,为山东交通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