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直通车】丝路走到哪 学校办到哪 人才送到哪——我校在国际会议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29作者:党委宣传部审核: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浏览次数:109

10月27日,在第二届中俄未来科技创新创业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李学伟、俄罗斯交通大学代理校长维诺格拉多夫、我校校长孔凡士等7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校长孔凡士以《新丝路上高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广泛开展中外合作交流,培养具有俄语背景的高铁人才,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办学成就,在会议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点击查看原图

 

新丝路上高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孔凡士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1年,上世纪中后期,为越南等国培养了大批留学生,派出教师援建坦赞铁路,国际合作积淀深厚。进入新世纪,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高铁、普铁、地铁的立体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在校生两万余人。建校67年来,为铁路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5万名。

学校聚焦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事业规划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探索全方位、多领域的国际合作新路径。2007年以来,与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举办合作项目13个,在校生5000余人。11年来,合作对象不断扩大,已延伸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以及中东、非洲、东盟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一,十字到米字,书写转型升级新维度

从十字交叉的普速铁路到米字辐射的高速铁路,再到陆空联运覆盖全球,郑州向国际枢纽城市大步迈进。学校紧跟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紧扣河南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校准专业定位,调整专业布局,重点打造高铁、城轨专业群的“升级版”。改造铁道类专业,对接中欧班列运营,服务“陆上丝绸之路”;改造信息类、商务类专业,瞄准跨境电商发展,服务“网上丝绸之路”。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共同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开办航空运输类专业,服务“空中丝绸之路”。˜建成了3个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3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

引进优质办学资源,融入全球职业教育。对标世界一流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共引进开发核心专业课、双语专业课等26门、教材22种。与顶级跨国企业、特色行业开展深度合作,借鉴前沿技术标准完善专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智慧教室,与国外知名高校实现了教师资源共享、教材资源共享、课堂同步教学,构建起交通教育共同体。

贡献中国智慧方案,推动沿线交通发展。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海外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建设者。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员工开展铁道车辆技术培训;在沙特麦加建立轨道交通学院,为当地员工开展地铁车辆维保培训;为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员工开展电力机车司机培训,输出了郑州铁院方案。

第二,地下到空中,拉升智力服务新高度

从四通八达的快速铁路网到郑州国际航空港,郑州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一带一路”建设对地铁、高铁、航空运输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急需与教育科研同频共振,新常态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增进国际交流互动,构建人才资源高地。坚持引进、培养相结合,22名外籍教师常年驻校执教;26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登上讲台;开展高层次行业领军人才“双引”工程,聘请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4名,组建科技团队5个。先后选派300余名教师赴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交流研修,加大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力度,加大教学技能比赛频度,整合外语教师队伍,英语俄语同步发力,助力教师扩大视野,增加国际化教学经验,提升教师跨文化交流和教学能力。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国际智库建设。和俄罗斯等国高校、企业共同成立河南省“高铁司机健康与安全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轨道牵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铁路运营维护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由院士牵头的“坝道工程医院”,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按照悉尼协议,制定铁路专业国际范式建设方案,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对话,推动了轨道交通行业智库建设。选派教师赴坦桑尼亚国家交通学院开展教学培训,输出中国标准和中国规范,造福当地人民,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第三,内陆到海外,领跑教育开放新速度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学校与河南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河南民航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培养适合国际货运需要的人才,服务中欧班列、郑州临空经济。与俄罗斯联邦铁路总局、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国际教育、科研等领域开展合作,培养具有外语背景的高铁人才,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节节攀升的社会影响力带来了高素质生源。学校高考录取平均分连年排名全省第一,本科毕业生坚定地选择来校就读。

聚焦就业留学质量,实施双轮驱动方略。通过学分互认、互换交流生等,已有100余名学生赴外留学。在俄罗斯18所交通类高校中,学校留学生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5%,位居国内高校前列。通过精准就业服务,先后与3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轨道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100%,实现了优质就业。

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组建轨道交通创新实验班,引入双一流大学导师团队,精心设计培养方案;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的导师,用读研的规格培养精英匠才。实施优长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核心竞争能力。近年来,学生共获得国家级竞赛金奖、特等奖、一等奖39项,很多赛项实现了河南省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在专业机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中,学校排名全国17、河南第一。

开放带来活力,合作赢得发展。

我们将坚持服务交通产业,及时调整国际合作思维,吸收沿线国家办学经验,深化综合改革,丰富高职教育文化内涵和社会服务功能,发展高品质、有影响的职业教育。

我们将坚持世界眼光,聚焦一流,主动开拓高端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参与国际前沿科技研究,共同提升创新能力。

我们将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质量观,完善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新技术革命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丝路走到哪,学校办到哪,人才送到哪!

学校将坚持服务交通产业,及时调整国际合作思维,吸收沿线国家办学经验,深化综合改革,丰富高职教育文化内涵和社会服务功能,发展高品质、有影响的职业教育;学校坚持世界眼光,聚焦一流,主动开拓高端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参与国际前沿科技研究,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学校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质量观,完善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

10月27日,在第二届中俄未来科技创新创业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李学伟、俄罗斯交通大学代理校长维诺格拉多夫、我校校长孔凡士等7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校长孔凡士以《新丝路上高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广泛开展中外合作交流,培养具有俄语背景的高铁人才,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办学成就,在会议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点击查看原图

 

新丝路上高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孔凡士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1年,上世纪中后期,为越南等国培养了大批留学生,派出教师援建坦赞铁路,国际合作积淀深厚。进入新世纪,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高铁、普铁、地铁的立体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在校生两万余人。建校67年来,为铁路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5万名。

学校聚焦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事业规划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探索全方位、多领域的国际合作新路径。2007年以来,与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举办合作项目13个,在校生5000余人。11年来,合作对象不断扩大,已延伸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以及中东、非洲、东盟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一,十字到米字,书写转型升级新维度

从十字交叉的普速铁路到米字辐射的高速铁路,再到陆空联运覆盖全球,郑州向国际枢纽城市大步迈进。学校紧跟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紧扣河南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校准专业定位,调整专业布局,重点打造高铁、城轨专业群的“升级版”。改造铁道类专业,对接中欧班列运营,服务“陆上丝绸之路”;改造信息类、商务类专业,瞄准跨境电商发展,服务“网上丝绸之路”。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共同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开办航空运输类专业,服务“空中丝绸之路”。˜建成了3个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3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

引进优质办学资源,融入全球职业教育。对标世界一流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共引进开发核心专业课、双语专业课等26门、教材22种。与顶级跨国企业、特色行业开展深度合作,借鉴前沿技术标准完善专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智慧教室,与国外知名高校实现了教师资源共享、教材资源共享、课堂同步教学,构建起交通教育共同体。

贡献中国智慧方案,推动沿线交通发展。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海外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建设者。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员工开展铁道车辆技术培训;在沙特麦加建立轨道交通学院,为当地员工开展地铁车辆维保培训;为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员工开展电力机车司机培训,输出了郑州铁院方案。

第二,地下到空中,拉升智力服务新高度

从四通八达的快速铁路网到郑州国际航空港,郑州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一带一路”建设对地铁、高铁、航空运输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急需与教育科研同频共振,新常态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增进国际交流互动,构建人才资源高地。坚持引进、培养相结合,22名外籍教师常年驻校执教;26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登上讲台;开展高层次行业领军人才“双引”工程,聘请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4名,组建科技团队5个。先后选派300余名教师赴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交流研修,加大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力度,加大教学技能比赛频度,整合外语教师队伍,英语俄语同步发力,助力教师扩大视野,增加国际化教学经验,提升教师跨文化交流和教学能力。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国际智库建设。和俄罗斯等国高校、企业共同成立河南省“高铁司机健康与安全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轨道牵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铁路运营维护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由院士牵头的“坝道工程医院”,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按照悉尼协议,制定铁路专业国际范式建设方案,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对话,推动了轨道交通行业智库建设。选派教师赴坦桑尼亚国家交通学院开展教学培训,输出中国标准和中国规范,造福当地人民,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第三,内陆到海外,领跑教育开放新速度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学校与河南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河南民航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培养适合国际货运需要的人才,服务中欧班列、郑州临空经济。与俄罗斯联邦铁路总局、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国际教育、科研等领域开展合作,培养具有外语背景的高铁人才,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节节攀升的社会影响力带来了高素质生源。学校高考录取平均分连年排名全省第一,本科毕业生坚定地选择来校就读。

聚焦就业留学质量,实施双轮驱动方略。通过学分互认、互换交流生等,已有100余名学生赴外留学。在俄罗斯18所交通类高校中,学校留学生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5%,位居国内高校前列。通过精准就业服务,先后与3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轨道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100%,实现了优质就业。

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组建轨道交通创新实验班,引入双一流大学导师团队,精心设计培养方案;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的导师,用读研的规格培养精英匠才。实施优长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核心竞争能力。近年来,学生共获得国家级竞赛金奖、特等奖、一等奖39项,很多赛项实现了河南省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在专业机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中,学校排名全国17、河南第一。

开放带来活力,合作赢得发展。

我们将坚持服务交通产业,及时调整国际合作思维,吸收沿线国家办学经验,深化综合改革,丰富高职教育文化内涵和社会服务功能,发展高品质、有影响的职业教育。

我们将坚持世界眼光,聚焦一流,主动开拓高端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参与国际前沿科技研究,共同提升创新能力。

我们将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质量观,完善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新技术革命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丝路走到哪,学校办到哪,人才送到哪!

学校将坚持服务交通产业,及时调整国际合作思维,吸收沿线国家办学经验,深化综合改革,丰富高职教育文化内涵和社会服务功能,发展高品质、有影响的职业教育;学校坚持世界眼光,聚焦一流,主动开拓高端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参与国际前沿科技研究,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学校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质量观,完善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