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技能点亮未来人生

发布时间:2024-11-22作者:《中国教育报》审核:李新东编发:张倩浏览次数: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战线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召开,是今年全国教育大会后我国首场教育领域的主场外交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创新赋能未来 技能塑造人生”,本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主题指向明确、内涵深远。这一主题,彰显了技能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大意义,并赋予职业教育创新为未来赋能的重大作用,这是对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功能作用的全新定位。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分别撑起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院校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创新为未来职业教育深度赋能。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高技能人才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创新能力是未来高技能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也是影响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变量。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量子信息、元宇宙等高新科技迅猛发展,需要的早已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式、机械性操作技能;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应再只是传统的技术技能人才,而应着力转向培养与国家发展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高素质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从而开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征程。

一技之长塑造出彩人生。近年来,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举办为技能人才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宽广舞台。在就业形势整体较为严峻的当下,“一技之长是立身之本”越发赢得社会广泛共识。不仅如此,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等进行一系列表彰奖励、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也能成为高层次人才,同样能够赢得精彩人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日益成为职业院校莘莘学子坚定的精神坐标。

面向未来,中国职业教育正着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实“一体”、建强“两翼”,统筹推进“333”项目设计,实施职业教育“101计划”,夯实“五金”新基建,以数字化扩优提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供给能力全方位增强。

面向世界,中国职业教育正积极贡献智慧经验和支撑力量。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广泛汇聚智慧,有效凝聚共识,中国各级职业院校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携手推动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职业院校自身高质量发展,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标准的研制和制定,支持世界范围内建立双边、多边学历学位互认机制;提升我国在全球职业教育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谋求更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积极谋划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整体布局,与非洲、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未来非洲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等重点职教合作项目,区域职教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多所职业院校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和项目,涌现出鲁班工坊等一批境外办学品牌。对于国际职业教育界而言,此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是接触、了解中国职业教育的良机,是加深与中国各级职业院校全方位合作的契机,期待相关各方加强互通、互信、互鉴,拓宽合作之路,巩固友谊之桥。

职业教育战线应以此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为契机,持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坚持与产业结合、与地方和政府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实现办学质量高水平、产学合作高质量、科学育人高效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