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各班级学生正式拉开了为期4周的中(高)级电工岗位技能训练序幕。本次实训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工程技术水平,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模块,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中的核心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精细化课程内容,涵盖多项电工核心技能
此次实训的课程内容丰富而系统,重点涵盖了车床和铣床的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排查、电工电子基本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系统安装接线与调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本控制环节的安装与调试等多个实用技术领域。学生们将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诊断电气设备故障,如何精确安装与调试控制系统,如何通过PLC控制设备的运行等关键技能。
裴延涛老师为学生讲解车床电路
在课程的安排上,学院特别注重实训的多元性与挑战性。每个模块都将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学们不仅需要动手实践,还将通过问题解决与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严格管理与高标准要求,确保实训质量
从本学期开始,电气工程学院对实训课程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全方位提升实训的质量与效果。学院高度重视实训纪律与实训环境的管理,特别是实训室的卫生清洁和设备的完好维护,确保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潜力。
张驰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机器人虚拟编程操作
为了保障高标准的教学质量,所有带实训教师都严格执行学院的管理规定,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树立榜样。他们不仅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还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训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细节至上,手机管理确保课堂专注
在信息化、智能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手机成为了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为了保证课堂的学习效果,电气工程学院特别为每个实训室配备了手机袋,用于存放学生上课期间的手机。每节实训课程开始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手机统一存放,避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分心,以确保课堂上无干扰地进行实际操作与技能学习。
上课期间对手机进行集中管理
这一细致的举措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保持更高的学习专注度,还能让他们在实训过程中更好地投入到技能的练习和理解中。
机器人应用编程虚拟仿真实训同步进行,双重实训助力创新实践
与电工岗位技能训练同步展开的,是机器人应用编程虚拟仿真实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学院精心设计了这一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学生们将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机器人编程与控制的模拟操作,探索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解决方案。这一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编程能力,也让他们对未来的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机器人应用编程虚拟仿真实训
这两个实训项目的同步进行,给电气工程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学院为此特地加强了对实训教学的统筹与协调。自动化教研室的11位专业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两个实训的带教工作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分组讨论,成效显著
教学团队齐心协力,推动“双线”实训顺利进行
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优秀的课程设计,更离不开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支持。本次实训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协调。自动化教研室的11位专业教师为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精心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推进。同时,他们还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们克服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高质量实训,培养未来电气工程精英
电气工程学院始终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强化实训环节,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真正掌握技能,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这次实训,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电气工程技能,还将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作为电气工程学院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场以电工岗位技能训练与机器人应用编程虚拟仿真同步进行的双重实训,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提升自我的平台,也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未来培养了更多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